自由工作者技能:我培养英文读写语感的旁门左道

当英文读写成为我自由职业生涯中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时,我才终于明白了学习英语有多重要。而大概在十几年前我还上高中时始终不明白学英语最大的用处是什么,那时我从没想到过如今我要从那帮说着英语的人的口袋里赚钱养家糊口。看来学什么都需要找到一个能驱动自己的目标,就像有人学英语是为了留学移民,或者为了在听音乐看电影时能更有带入感,可我的驱动力竟来自于印着林肯、华盛顿、本杰明头像的Dollars啊!

为此深陷世俗的我常常手持炙热的电烙铁严厉地拷问自己:

“你个傻缺到底能不能还有些其他更崇高的理想?”
“应该有吧……”
“什么叫应该有?!”
“有!当然有!有有有有……”
“说!”
“我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作用,做个负责任的大国公民……”
“说人话!”
“我想……”

我想通过提高英语,了解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要知道牛逼的人之所以总能做一些普通人所想不到的事情,很大的原因就是拥有信息不对称的优势,那么他们的信息从哪来?我想绝不仅仅是身边那有限的圈子,或者“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吧而前不久我看到一个调查,世界排名前100万的网站里,大约60%以上是英文网站,而中文网站比例不超过10%,想想如果因为英语水平的限制,却错过了这么大比例的信息,是种什么感觉?就像小市民大妈们错过了商场超市的打折优惠消息一样。

所以近一两年,只要在工作状态下,我就强迫自己忘掉母语,进入全英文的读写环境当中,原因是我逐渐觉得一直阻碍英语学习进步的其实正是惯用的母语思维。当我说一句话的时候,会本能的想去用英语将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默默地翻译过来,但其实往往兜里揣着Dollars的人可能并不会那样表达,况且这样似乎也很影响交流速度。

我想了一些“旁门左道”尝试在非英语环境下去培养语感,特别是在我工作当中更偏重的英文读写这部分上下功夫。我不会刻意去背单词,但这不代表不需要记单词,只是记的方式不一样。我希望这些学习心得的分享也能对你有所启发,但既然是旁门左道,你还是要好自为之啊 🙂

Tip 1: 将电脑、手机的系统语言设置为英文

person-apple-laptop-notebook

我一天大约至少有6个小时是面对电脑屏幕,痴呆地望着手机的琐碎时间加起来也有3个小时,所以我把电脑和手机的系统语言全部设置成英文了。好在以前学的专业英语是计算机方面的,因此手机、电脑界面上经常出现的一些常见的Memory, Disk, Recovery, Dashboard这类和设置有关的词汇还不至于会让我立刻懵逼。但当我打开常用软件时,特别是看到Photoshop里的各种菜单、滤镜名称,我还是懵圈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通常按住自己的贱手不直接去在翻译器里对照查询中文意思,在时间允许的时候,尽量用图像联想。比如不知道Distort的意思,就直接点下去,定睛一看,我靠!图片一下变得比我内心还扭曲了,这样就明白了原来是扭曲的意思,最后再对照一下中文翻译确认一下。

你可能觉得这样多此一举有点儿蛋疼,直接翻译不就好了吗?但结果是,我发现先通过画面联想再翻译确认,似乎比一上来不假思索和联想的使用翻译器要记得更牢一些,至少当我第二次再看到Distort这个词的时候,我也许又忘了它是扭曲的意思,但我却依然能联想到它上次把图片给我弄得扭曲不堪,次数多了便记住它的意思了。

这只是一个例子,我得到的经验是,依靠图像联想来记忆和理解,就像婴儿学说话一样。

Tip 2: 随时随地阅读,先读能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person-woman-hand-relaxing-large

手机上零碎阅读 + 电脑/Kindle/书籍上的高度集中阅读

英文的高质量博客非常多,不乏一些很有分享精神的博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可以先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每天坚持阅读,然后扩大阅读面。之所以强调感兴趣这个前提,是因为像我这种高中英语没及格过的差生,阅读英文文章本身就是十分枯燥的事情,找感兴趣的文章去阅读也许不会那么快消磨掉自己的学习意志。

比如,你顽皮到梦想着去澳洲跟袋鼠弟弟一块蹦跶,那你可能会对“Don’t laugh out loudly, I want to jump with a wild kangaroo” 这种标题的文章感兴趣。至于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能把“How a freelance web designer earned $100K Dollars…..”这类文章反复看好几遍。哎,不说这个了,俗。

至于怎么阅读,因为我个人的侧重点在英文读写时的语感培养和获取对工作有价值的信息上,所以我通常以默读为主。快速扫读,忽略掉一些不认识的单词,挑重点看,了解中心意思就行了,有时看多了,不认识的词可能因为多次出现在相似的语境种,通过联想自然就理解了。只有碰到比较严谨的文章时,才会在第二遍使用多个翻译器来对比翻译结果。

还有很重要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正如前文提到的,暂时把母语放到次要位置,甚至先抛开,重点留意英语思维下的表达方式。比如“这个文件可以下载吗?”,强调的是文件是否处于可下载状态,在我知道英语的表达方式之前,估计八成还是会这样说:“Can I download this file?” ,英语老师以前教我们为了考试,这种表达是一种变通方式,可以避免丢分,但现实交流中,这么说强调的却是“我是否能……”,如果是在比较严谨的工作交流中,这肯定是不行的。而“Is this file available to download?”才是他们在这种情况下的表达方式。

总之阅读是一个主动输入英语思维的过程。在阅读时,也尽量去感受英语表达习惯,我觉得英语思维+英语表达习惯就等于人们常说的语感。如果逐字翻译成中文那样看,相当慢,而且无益于培养语感。

以下列了三个博客聚合资源,手机上也可以下载客户端。

  • Medium.com
  • BlogLovin.com
  • WordPress.com

Tip 3: 写英文博客、日记

pen-writing-notes-studying-large

因为我每天都要去处理用户的问题,所以要收发大量的邮件,这个过程相当于一下把阅读和书写都包括了。平时也会出于知识管理或者推广需要,写自己的英文博客,个人感觉是在大量阅读输入以后,像写作这种输出可以起到巩固和检验的效果。

我记得刚开始发邮件和写文章时,那简直是举步维艰。我在乎每一句的语法是否符合我们教科书上所描述的那样,每一句都要用翻译器翻译修改好多次才勉强觉得可以用,更不用提上下文联系了。

当在阅读中积累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在后来的书写时,常常也会有一种行云流水的美好感受。没有刻意在乎语法,却在验证后没有发现语法错误。

在没有接触过的话题范畴中,我书写时还是会出现很多语法不规范的地方,但经常会因为后来的阅读跟进,把以前出现的问题一一发现并纠正。所以读写是互补的。

免费的博客写作平台:

  • Medium.com
  • Tumblr.com
  • WordPress.com(需要翻墙)
  • FarBox.com
  • Lofter.com (国内的平台)

Tip 4: 加入Slack讨论群里聊聊天儿

Slack.com 在我看来,简单说是一个群组聊天的软件,你可以在网站、电脑或者手机上使用,每个群组都可以根据话题开设不同频道,成员进入群里以后,可以选择加入不同频道来讨论相关话题。
Slack.com 在我看来,简单说是一个群组聊天的软件,你可以在网站、电脑或者手机上使用,和微信群聊、QQ群组类似,但我喜欢Slack还有一个原因是每个群组都可以根据话题开设不同频道,成员进入群里以后,可以选择加入不同频道来讨论相关话题,避免不同话题相互干扰。

自从我被邀请进了一个在Slack上开设的Envato优秀作者讨论群以后,便常常有机会在群里和一些Envato市场里的超级牛逼百万美元大土豪聊天请教问题了。如果说阅读文章可以培养写作功底的话,那在这种讨论群里和各个国家的人闲聊,也算是足不出户去了解各个国家风土人情的好地方了,聊天内容常会出现很多有趣的地方俚语,或许对下一步培养口语能力也有些热身作用吧(口语学习暂时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等我开始着手练习了,再去分享一些心得)。

因为我最近开始留意营销方面的学习,所以之前搜集了一些Marketing相关的Slack群组地址,有营销交流需求的同学可以申请加入,看看老外都在说什么。都说高手在民间,我们不妨把民间的范围再扩大一下,互联网没有国界。

  • Online Geniuses (http://onlinegeniuses.com/)
  • Buffer (https://buffer.com/slack)
  • Mind the Product (http://slack.mindtheproduct.com/)
  • Inbound.org (https://inbound.org/slack)
  • Conversion World(https://www.conversionworld.co/community/)
  • Product Marketing (http://go.drift.com/slack)
  • Growmance (https://audienti.com/growmance/)
  • Grey Fedora (http://greyfedora.org/)
  • Creative Tribes (http://creativetribes.co/)
  • Marketers Chat(https://chat.aff.io/)

同时我建立一个Slack群组目录的页面,以后会保持更新,收集更多领域有价值的讨论组,你可以通过www.littledew.com/slacklist地址保持关注。


 

总之,互联网那么大,我们不能因为语言而被限制在一个角落。如果想更自由,就必然要更努力地多学一些,特别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