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微型创业思路:Kevin Kelly的《一千个铁杆粉丝》理念

Kevin Kelly(凯文.凯利),搞互联网的肯定再熟悉不过,而他在《技术元素》中那篇《一千个铁杆粉丝》的文章更是自由职业者的必读。其实早在还在上班时就听同事聊过Kevin Kelly,怎奈当时被打工思维禁锢,并未引起我过多关注。再之后的几年,断断续续在微博上被朋友@分享Kevin Kelly的文章,其中就包括了《一千个铁杆粉丝》的文章和相关评论。

先按此理念做个假设。做一款产品,一个月6美元订阅付费,那么一个用户一年需要支付72美元,降低一下难度吧,给粉丝一个年付优惠价$60,目标降到500个铁杆粉丝。如果给自己1年时间做到这个目标,那就意味着收入可以达到30K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万),而如果产品能有效留存这500个铁杆粉丝,那么第二年,他们的续费仍然可以保持可观的收入。

听起来还不错啊,特别是对没钱没背景却还有点本领的人来说,比如自由职业、独立开发、灵活工作的人。的确,有别于具有规模的创业目的,假若我们以独立、自由地工作为追求的话,可能目标并不是改变世界改变行业,而是让自己拥有更稳定的收入来维持这种生活状态,收缩格局就应有收缩式的运作模式,那这一千个铁杆粉丝的理念似乎完美适合,况且可能也未必有那么多资金和人力去投入到运营和推广上。

1000名铁杆粉丝是除了明星之外的另一条成功之路。你可以试图与千名铁杆粉丝直接联系,而不是瞄准铂金畅销书榜和名人地位那狭窄而近乎不可能的高峰。在你的路上,不管你有多少粉丝,你都不会被俗世的迷恋所包围,而是被真正的欣赏所包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命运,也是你实际上更有可能到达到的境界。

以前我对这种理念仅仅是听闻并表面理解,但去年第一次感受到铁杆粉丝的力量,是在Youtube上”老高和小茉”的频道。记得那天是频道周年日,他们联合Fandora发布了主题T-Shirt,即便我是抢着看首播的时间点去打开他们提供的购买链接,网站服务器瞬间也被挤爆,到最后都没能打开购买页面。而之后不久,Shopee和淘宝上就惊现了同款盗版T-Shirt。

尽管频道的粉丝早已达到200万之多,这都在情理之中,但还是不得不令我感叹铁杆粉丝的力量。这还不算本身频道的会员通道以及视频本身的广告收入,我又不自主地开始露出了恶心的面目去估算人家的收入了,不过令我印象深刻的主要是他们铁杆粉丝的忠诚度,甚至会主动长时间播放视频广告来表达支持,当然,我也是铁杆粉丝。

所以也就是在此之后,我才开始重新思考重视Kevin Kelly的《一千个铁杆粉丝》的理念。起初我抱着与生俱来的那种颇无安全感的多疑态度,去思考这到底可行吗?我该如何去做产品?具体怎么执行?

如何做产品这应该是另一个话题,曾多次提过的《重来》一书中就有过实用且独特的观点分享,个人觉得与《一千个铁杆粉丝》理念有不谋而合之处,建议联合使用,疗效应该显著。

至于实现这一目标,Kevin Kelly给出了两个标准。每年创造足够的产品,以及直接与粉丝建立联系,而不是通过第三方。

我个人对第一个标准的看法是创造足够的价值或许更全面些,价值可能在于数量,也可能是产品不断附加的实用价值,因产品类型不同而有模式上的差别。

第二个标准,和粉丝有直接关系,这简直不能同意更多了。过去几年我在第三方平台去销售数字下载产品,尽管累积已有将近8000个用户,但至今因为平台不提供任何用户信息,我几乎不知道是谁买了我的东西,除非他们主动联系我。这就意味着大多数的交易都像是一锤子买卖,我除了不停去开发新用户来维持收入以外,几乎无法挖掘老用户的价值,这更像是给平台打工,不停地拉新,来换取平台的流量价值。

最后,先别说获取1000个铁杆粉丝,怎么去获取前100个铁杆粉丝才是问题,万事开头难。不同于娱乐类、时尚类的产品或内容那么容易吸引大众眼球,很多产品类型获取前100个铁杆粉丝可能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这件事上先后花费过将近1万的学费,在广告推广上犯错,在产品上疏漏粗心,在文案上过于循规蹈矩等等,为了不让这些钱打水飘,只好逼着自己去反思纠错,最后将我又打回了产品价值本身,而价值风向标就是粉丝到底需要什么,这也关系着之后的推广效果。这点上,我通常倾向于以发掘自己的需求作为起点,然后发散或者聚合,毕竟我和用户建立连接的基础就是我们具备共性,这也正是能不能成为老铁的关键。

我是个生活懒散但热爱自由工作的人,对生活的自由度追求远远大于想要成为身居高位却为资金链时时紧绷神经的创业大老板。所以Kevin Kelly的《一千个铁杆粉丝》或许给了我一把钥匙,想必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会有同感吧。